霍尼韋爾在全球化步伐中尤其關注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霍尼韋爾的“東方服務于世界”的戰略也將成為其在中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霍尼韋爾智能建筑與家居集團大中華區智能建筑部產品及市場總監金開明在智慧建筑領域擁有近26年的顧問、技術工程和解決方案經驗,他帶領的霍尼韋爾智能建筑產品市場部正致力于通過物聯網技術與大數據分析引領中國智慧建筑的互聯趨勢,從而推動中國智慧建筑產業朝著綠色、安全與高效的方向發展。本文是金開明先生在接受《智能建筑》雜志的專訪時分享的在新的建筑業改革背景下霍尼韋爾所連接的東方與世界。
Q:
伴隨著我國建筑業改革與發展,霍尼韋爾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技術創新歷程?
A:
如果去了解霍尼韋爾的歷史,你會發現其實霍尼韋爾跟這個時代的脈動還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早先的時候,霍尼韋爾的樓控業務和技術就已經在行業里面相對領先了。后來我們發現樓控不僅僅是去“控”,更重要的是控了以后能不能使得大樓的環境更舒適、讓運營更節能和更高效。其實,我感覺現在多數建筑還是處在“智能”的年代,還沒達到“智慧”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對大多數的樓還都是只“監”不“控”,我們把數據采集上來的量很大,但真正把這些數據轉化成更適應這棟樓業態的自動控制策略的還很少,這就是現在樓控的普遍問題。
然而僅僅有這種問題導向的緊迫感是不夠的,我們要思考應該多做些什么?霍尼韋爾現在所倡導的智慧建筑就是當你拿到數據的同時,能夠用科學的方式去幫助物業管理者更好地掌握信息,并且能夠把對的信息送到對的人面前,讓他們能夠第一時間去反應和處理,或者是自動化的處理,這才是我們現在要主推的。
2017年,霍尼韋爾應邀參加了阿里巴巴的建筑智慧元年活動。當時,我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說現在很多人要做大數據,但是大數據產生的問題就是:如果僅僅是把海量的數據存在一起,實際上還是沒有意義的。也就是說,你沒有去做分析,那么數據就僅僅是數據。而分析出來的數據,如果沒有辦法給到對的人,那么它也只是信息。所以,在我看來這個由數據產生演進的過程就是從Data(數據)到Information(信息)再到Intelligence(情報)。其實,這就是霍尼韋爾智慧建筑解決方案的進程,亦即從一開始我們對樓的控制管理發展到樓與人的互聯互通上面。
Q:
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從國家層面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霍尼韋爾從中看到的機遇與挑戰是什么?
A:
我們非常開心地看到在國家層面能夠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去賦予建筑更多的智能,同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實現可持續的節能。在這一政策發布之前的5年到10年之間,國家其實一直在出臺推動降低建筑能耗的政策,希望去解決能耗的問題,但我們都知道要真正解決能耗問題是非常難的,因為解決能耗問題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果”,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則要從它的“因”來下手,這個因就是怎么樣能夠在建筑設計時,讓它更綠色、環保和智能,這樣它的結果才會是節能的。
霍尼韋爾一直關注國家在建筑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政策法規,倡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智慧樓宇物聯網、能源優化、升級改造等服務管理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提升能效、提高用戶體驗、降低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
Q:
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何關聯?
A:
這兩者絕對是緊密連接的。我舉個例子,美國綠色建筑協會有一個LEED(Leadership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認證,它的評估體系分為可持續的場地規劃、保護和節約水資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大氣環境、材料和資源問題、室內環境質量五大類,國內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投資方愿意在新樓規劃和建造的時候去做LEED的級別認證。如果你去看LEED這個英文詞,其實你會發現它前面提到的就是領先的能源與環境設計。那為什么要把環境跟能源放在一起?因為這個樓在建的時候,它的能耗和設計必然會影響到周圍的環境。國外有很多項目在建設規劃的初期,就必須拿到環境影響評估,確保這棟樓(或小區、園區)在建成運營后不能影響到周圍的生態環境。
Q:
您覺得當前中國建筑的節能是否達到了智慧水平?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相比是否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A:
2015年,霍尼韋爾聯手中國節能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發布了《中國智慧建筑調研白皮書》。通過對中國近20個城市的1000 余棟建筑的調研,我們發現中國建筑智慧化程度與其他國家相比總體還是較高的,尤其是在安全與安防、高效與便捷兩個方面的智慧評分優勢顯著;但是綠色節能是國內整體智慧建筑中的薄弱環節,節能領域設備的投入及覆蓋也存在明顯差距。
要想提高改善,我覺得首先要讓開發商和運營商認識到建筑節能并不只是有去無回的名聲工程,而是可以真正帶來投資回報的價值工程。而對于霍尼韋爾這樣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幫助運營商認識到節能投入能為企業帶來的實際收益。以我們為某外資品牌全國大型連鎖超市所做的節能案例為代表,從2012年至今,霍尼韋爾已為該大型連鎖超市在中國的230家門店提供了端到端的能效解決方案,包括計量儀表、數據采集設備、EMS能源管理軟件、節能咨詢以及系統運營維護等服務。門店管理人員利用EMS實現能耗精細化管理、優化用電操作流程和促進全員參與所實現的節能效果非常明顯,僅僅18個月就實現了項目投資回報,幫助客戶平均每年節省電量約4300萬度。
Q:
霍尼韋爾與華為聯手,通過新的IoT技術服務智能建筑發展,聯手的意義是什么?
A:
華為和霍尼韋爾的合作由來已久,在智慧城市、智能樓宇、智慧能源和行業物聯網等多領域共同探索和創新。雙方已經達成一致,將在中國以及中東、中亞和非洲等高增長區域共同開拓市場。霍尼韋爾是華為企業業務解決方案伙伴計劃的重要成員。這個計劃為合作伙伴提供華為開放API、全球專家支持以及實驗室等資源,旨在創建更互聯互通、更安全以及更環保的建筑、家庭和城市。
Q:
霍尼韋爾“東方服務于東方”的本地化發展是如何體現的?“東方服務于世界”與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有何契合?
A:
早在2004年,霍尼韋爾公司就提出了“東方服務于東方”的中國市場發展戰略,即通過一系列立足本地的產品開發和創新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霍尼韋爾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和客戶一起,發現客戶的痛點,發現他們實實在在的需求,亦在滿足國家對產品相關要求后,結合全球優勢力量在本地研發和生產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對外開放和更緊密融入世界的重要舉措,如何緊跟“一帶一路”建設需求,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工程中,是霍尼韋爾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目前, 霍尼韋爾在“一帶一路”沿線有20多個分支機構、3200多名當地員工,如此龐大的網絡成為霍尼韋爾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優勢。在“東方服務于世界”戰略下,霍尼韋爾正把在中國的研發、設計和解決方案等運用推廣到世界其他地區,攜手中國工程承包商在國際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推動“中國創造”走出國門。
更多產品資訊請查閱我司官網http://www.252358311.cn/h-nr.html,或致電技術服務熱線:18520860452垂詢。